{{ v.name }}
{{ v.cls }}类
{{ v.price }} ¥{{ v.price }}
企业所得税的计算需遵循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》,其核心公式为:
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适用税率 - 减免税额 - 抵免税额
以下是分步骤详解:
一、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
应纳税所得额 = 收入总额 - 不征税收入 - 免税收入 - 各项扣除 -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
1. 收入总额
包括所有来源的收入:
销售货物收入(含视同销售收入)
提供劳务收入(如技术服务)
转让财产收入(固定资产、股权等)
股息、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
利息收入(银行存款利息等)
租金收入
特许权使用费收入
接受捐赠收入
其他收入(如政府补贴)
不征税收入:财政拨款、行政事业性收费、政府性基金等。
免税收入:国债利息收入、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(持股≥12个月)等。
二、税收优惠(直接影响税额)
1. 加计扣除
研发费用:按实际发生额的100%加计扣除(制造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120%)
残疾人工资:按实际支付额的100%加计扣除
2. 税额减免
技术转让所得:不超过500万元部分免税,超过部分减半征收
环保设备投资:按投资额的10%抵免应纳税额
集成电路企业:最高可享受“五免五减半”政策